图书馆新闻

广州校区雅风论坛:透过柴静之眼——你可曾看见?

发布时间:2013-05-28665

2013523日晚,每月一期的雅风论坛在综合楼608如期举行。“透过柴静之眼——你可曾看见?”的主题直抵人心,吸引了一群热爱阅读、热爱分享的书友前来参加。

论坛在主持人钟龙杰、黎美仪对央视记者柴静新书《看见》的介绍中开启,所有参加论坛的书友们都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紧接着,主讲人李阳阳(10级国际金融)先谈论了她对柴静与《看见》的看法。她提到著名主持人董路发表博文批判柴静看不见自己,并分享了自己阅读《看见》的一些感受。

另一位主讲人江东波(09级新闻)以自己新闻学专业的眼光阐述了他对本期主题的看法。他说:“看见有多层含义,可以涉及的范围极广;但是我们的视野是有极限的,所以看见的东西有可能不全面。”然后,他提出自己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两个问题——在《看见》这本书中,读者看见了什么?而记者又应该看见的是什么?

论坛在书友们之间的问与答中激烈地展开,一位书友说她不明白柴静的身份是节目主持人还是新闻记者,主讲人江东波以他在论文期刊网上搜索到的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柴静是一个出境记者。又有一位书友提出她的困惑:“柴静与凤凰卫视主播曾子墨有什么不同呢?”,主讲人认为柴静与曾子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营销手段、观众需求度以及报道方式等。

然后,在对双城儿童集体自杀事件的分析探讨中,书友们还一同探讨了儿童的天真心理、儿童与父母之间沟通不足等问题。在提到孩子们可能是受到不良电视节目的诱导时,主讲人也分享了他的观点:“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媒介中,人很可能会成为容器人,以为他所接触到的媒介就是整个世界。当信息来源单一时,人就很有可能会被误导。所以我们判断事物时要有多个信息源,我们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更不一定就是全部。”

论坛中,书友们还一起分享了自己对同性恋、家庭暴力等社会现象的看法,虽然每个人的意见不一定相同,但是大家似乎都能在一件事情上形成共鸣:多读书、多实践,以一种更加宽容、更懂得包容的心态去看见、去思考。论坛在一片欢乐的互动中结束,本学期的最后一期论坛,书友们都恋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