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以“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为主题的雅风论坛于综合楼608举行。图书馆老师和书友三十余人在论坛中分享了读书的看法。
首先主持人黄杰灵、梁慧仪推荐陈平原教授的《读书的风景》一书,书中提到,读书是一场美好如观花望月的情怀之旅,在大学读书更是如此。
主讲人刘康讲述了自己跟读书结缘的经历,因遇到给别人推荐书目的疑惑,使他开始有意识的选择读书。在讨论为什么读书时,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活得好一些,开心一点。读历史和文学,能够更好的认识外面的世界和自己内心的世界。
主讲人苏丹芝分享她在读《秘密花园》后,有了顿悟去了解周围那些平时忽视的美好自然风景。对于她来说,看书,能够了解到周围的美好并加倍珍惜;看书,能够让生命足以拓宽;看书,是为了了解深入的自己。
主讲人黄欣认为要以适合自己的需求去读书,也就是以价值观导向。他个人比较喜欢读西方启蒙运动的作品,因为从中能够教人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而独立思维和独立自由的精神正是他的追求。
以“历史情仇”为网络名的曾志辉老师结合他在历史方面的研究来讲述关于读书的看法。首先,他认为要“多读书,多实践”,也就是在读书的同时要用自己的脚和眼睛去看基层的中国,看真实的社会。其次,他呼吁大学生要思想启蒙,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图书馆蔡老师也提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论坛期间曾老师向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与历史的有趣故事,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同时,曾老师指出读书过程中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被问及关于近代史和思想启蒙的阅读,曾老师推荐茅海建、桑兵、沈志华、杨奎松、高华等历史研究学者的著作和“共识网”网站。
在读书的旅途中,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书、与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也许在读了很多本书之后,会因为通过阅读某本书获取到的信息而推翻了我们原有的观念,从而建立全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发现、敢于质疑、追求真实,这样才会达到人格独立、思想清明和自我完善。
黎美仪(广州雅风书友会)
周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