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闻

雅风论坛之“给我一张船票——假如明天末日”

发布时间:2012-12-07379

2012124日晚,以征文“嘘,世界末日来了”为主题的雅风论坛“给我一张船票——假如明天末日”于综合楼608举行。《广商图苑》“天一论剑”作者和书友左小乙(09金融)、肖淑媚(09新闻)、林曼曼(10汉语言文学)、郑建桂(10会计)、李娟(10实验区)被邀请作为当晚主讲人。另有图书馆老师、雅风书友会理事和书友、各学院年级的同学等二十余人参与本次论坛。

 论坛于晚上19时正式开始,各位到场书友作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并谈了谈自己对“世界末日”的第一印象。大家各抒己见,产生了很多有趣的观点,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左小乙首先阐述他的观点,他认为,所谓会在20121221日结束的玛雅历法本质上和中国人的六十甲子一样,只是代表一个时间循环的结束而并非如很多人说的一样代表着世界的终结。很多人大谈末日,其实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做一些特定的、平时想做但不敢去做的事情。他还谈到,现在很多人在生活中目的性过强,反而少了很多快乐,其实和末日没有很大差别。

 郑建桂认为,2012年也许只是人类给自己开的一个并不轻松的玩笑。他谈到,我们应该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世界末日”,而不能因为“世界末日”的到来就放纵自己的心灵。相比之下,心灵的末日更为可怕。郑建桂同学还向我们推荐了书籍《相约星期二》,希望书友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在大限到来之前,请更好地认识自己,请以更好的心态去生活。

李娟从我们对末日的恐惧出发,谈到了我们恐惧的起源。她认为人类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状态中,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征服的欲望让我们战胜了进化路途上的所有对手,让我们拥有了膨胀的自信心。以至于在“世界末日”这种压倒性的自然优势之下我们变得不知所措,充满恐惧。

肖淑媚从另一个方面对“恐惧”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因为有太多的舍不得,我们才会恐惧末日、恐惧死亡。如果末日真的要到来,我们应该心态更加平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所畏惧地度过最平常的一天。

林曼曼举了陈凯歌导演的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为例子,说明人在危险的时候——比如末日——人的真善美可能会被压抑,丑恶的方面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人性不能有所改善,那么人类最终也会走向自己为自己预设好的灭亡。同时她也认为,人类的“末日”也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而也许是另一个开始。

在主讲人发言的间隙,现场书友也踊跃发表自己对“世界末日”的看法。一位书友认为,人生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随时我们都有可能遭遇末日,所以,专门把一个日期定为末日并大加渲染其实并无必要。有两位书友谈到了中西文化中对于“末日”这一概念理解的差异。其中一位认为,西方文化和宗教中存在着很多的末日传说,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利用恐惧来约束民众和信徒的行为。另一位书友认为,西方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线性”的文化,强调有开始有终结,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相生”和“循环”,认为任何“终结”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相比西方,东方人对“末日”的概念较为淡薄。大家围绕着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大家都比较赞成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末日是否会在17天后到来,都请我们活在当下,好好珍惜每一天,去爱,去感恩。活动结束前,廖老师幽默地说:“十七天后的世界末日如果在座诸位都还能幸存下来,那么我们明年三月的雅风论坛再见!”赢得在座书友们的轻松一笑。

论坛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在座各位都能够畅所欲言,与他人交流了许多想法,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对末日、对死亡、对信仰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每个人都意犹未尽又获益良多。本学期最后一次雅风论坛完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学期三月,也就是“世界末日”后的第一期雅风论坛吧!

钟龙杰撰(雅风书友会)

 

黎红沛摄(雅风书友会)